返回

大地芬芳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二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百余口人从散落于石蛙溪两侧山坡上的茅舍里走出来,汇集到陶家湾公屋前的荒草坪里。公屋原是塾馆,龙先生死后无人执教,就废弃不用,变得破烂不堪了,农会便将它收拾收拾,作了办事地点。草坪中央摆了张八仙桌,乡农会的委员长和委员们围桌而坐,梭镖队的人举着梭镖走来走去,很是威武。听说农会要斗争村里的头面人物,人们既好奇又兴奋,将那张桌子围得密密实实,个个将眼睛鼓起好大。

    见人到得差不多了,乡农会的廖炳东委员长发出了带陶立德父子的命令。石蛙溪农会小组组长铜锁立即率梭镖队往陶家院子跑去。但过一会,他们空手而归,陶家院子里只剩下女人和孩子,陶立德父子都已逃匿。铜锁气呼呼地瞟陶秉坤一眼,大声道:“廖委员长,我看是有人通风报信!”陶秉坤颇为不快:“是谁通风报信了?”铜锁说:“我是陶立德的长工,你是陶立德的侄儿,你说我们两个谁会通风报信?”陶秉坤颈上的青筋一下就鼓突起来:“你莫狗咬蚊子乱戳嘴!”廖炳东马上制止他们:“你们莫吵了,昨夜不是派人守住院子的么?”铜锁说:“守个屁,喝了一夜酒,倒在院门里起不来了呢!”廖炳东问:“秉坤,你说他们会躲到哪里去?”陶秉坤想想道:“怕是躲上山了。”廖炳东说:“那就搜山吧!”

    于是梭镖队员与农会会员们一齐扑向陶家院子后面的山坡,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妇女孩子站在草坪里踮足观望。搜山的人们一条线散开,从山脚往山顶搜,边走边往灌木丛中扔石头,捅梭镖,噢噢地乱叫乱喊,几条狗也来凑热闹,狺狺吠着窜来窜去,仿佛冬闲时节赶山猎野猪一般。直到太阳当顶时分,搜山的人们才陆续回到会场,他们带回了脸上被刺条划出了血痕的陶秉乾陶秉贵兄弟,却还是没有抓到陶立德。

    与会的人都等得不耐烦了,再不找到陶立德,这场筹划了很久的斗争会就会不了了之。陶秉坤想起了一个地方,叫了几个人,急匆匆往双幅崖奔去。来到两堵悬崖间的小桥上,仰头一望,危崖壁立,摇摇欲坠。左侧悬崖腰部,那掩住岩洞的藤蔓忽然晃动了一下,陶秉坤心里就有了数。他过了桥,看了桥下的黑潭一眼,想起了他放生的乌龟,以及龟板上的铭文,脚步就有一些迟疑。但片刻之后,他还是毅然拨开灌木丛和茅草,向岩洞攀去。洞口半掩半露,藤缠葛绕,看上去阴森莫测。悬崖上过去曾建有一些悬空的房廊与岩洞相连,使岩洞也成为一间房,里头还有石桌石凳和石灶。传说这是陶澍幼时念书和避暑的地方,如今那些房廊已随着陶澍的荣华富贵消逝在岁月里,只在悬崖下残留一些瓦砾。

    陶秉坤踏入岩洞,一眼见到陶立德坐在石凳上,面色苍白。

    “我晓得你们会寻来的。”陶立德叹口气,沮丧地摇摇头。

    陶秉坤说:“走吧,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。”

    陶立德说:“秉坤,你就不能放过我这一次?我好歹是你的伯父呵!”

    陶秉坤说:“你霸占我的田的时候,也是我的伯父。”

    陶立德说:“我对你,有时候是做得过头了一些……这样吧,松树坳下你那几丘被我的土压住的田,我让你挑出来,你放过我这一次。”

    陶秉坤摇摇头。

    陶立德又说:“那丁字丘和晒簟丘也还给你,只要你不泄露我躲在这里。我今夜逃走之前把田契给你,决不食言。”

    陶秉坤说:“那田原本是我的,我要就光明正大地要,我要你当着众人的面还给我!”

    陶立德一个觳觫,张口结舌。

    陶秉坤说:“你逃又能逃到哪里去?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。”

    陶立德想起庄坪斗吴清斋的景象,不寒而栗:“可我这把老骨头,还经得了几下?”

    陶秉坤说:“只要你老实,就不会整你。你跟我走吧。”

    陶立德垂头丧气地跟着陶秉坤攀下洞来。一踏入会场,他就被几个梭镖队员摁住,跪在地上。陶秉坤一看八仙桌上堆着的帐本、田契、字据和烟枪,才晓得他去找陶立德时,农会已抄了陶家院子。他一眼就从中发现了二十二年前被迫将两亩水田抵给伯父的字据,他一把拿了过来,撕了个粉碎。旁人见了,也一拥而来,要拿桌上的东西。廖炳东赶忙令人将桌上的东西全部收起,然后宣布,成立清算小组,陶立德霸占的田产,收取的高息高租以及借征赋收礼之名搜刮的钱财,一律要退还。

    会议结束时发生了混乱,人们呼着口号挤拢来,要看陶立德的狼狈相,有人悄悄在他头上和背上擂了几拳。陶秉坤忙过去拦住,叫道:“莫打人!”但立即被铜锁推开了:“你又不疼,管那么多!”陶秉坤又要往那边挤,铜锁死死扯住他。他火了,猛地将铜锁推个踉跄,冲过去将陶立德拽起来,让人把他带走。廖炳东过来,严肃地问:“怎么回事?”陶秉坤说:“我若不拦,会出人命呢!”廖炳东瞥他一眼说:“人命是不能出,可立场也要站稳呵!”陶秉坤愣住,说:“我怎么立场不稳?”廖炳东说:“你是农会小组副组长,你是代表农会的,你这样做会有什么影响?挫伤了农友们的斗争积极性嘛,帮

第十二章(3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